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生命?救星還是殺手?


濫用抗生素,禍及千秋會增強細菌的耐藥性:

 

抗生素在殺滅細菌的同時,也起到了篩選耐葯細菌的作用。

隨著突變,少部分細菌產生新的耐葯基因,

它們在抗生素造成的生存壓力下存活下來並繼續繁殖,

久而久之,耐葯細菌就會越來越多,造成抗生素失去治療效果。

如果太多地把抗生素用在不必要的地方,

就會增加環境中的細菌接觸到抗生素的機會,

從而加快耐葯軍團的 擴張。

 

會出現葯源性疾病:


指在藥物使用過程中,如預防、診斷或治療中,

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誘發的生理生化過程紊亂、

結構變化等異常反應或疾病,是藥物不良反應的後果世界住院

病人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%-20%,5%出現致殘、

致畸、致死、住院時間延長,3.6%-25%出現葯源性致死

(我國國內為20%以上)。同時,

還可能會出現二重感染,即大量使用抗生素後,出現真菌感染。

 

抗生素誤區:


誤區1:抗生素=消炎藥 


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,

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。

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,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葯。

 

 

誤區2:抗生素可預防感染


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,

對病毒性感冒、麻疹、腮腺炎、傷風、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。

抗生素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,是殺滅微生物的。

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,相反,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細菌耐葯。

 

 

誤區3: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,貴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


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,

優勢劣勢各不相同,一般要因病、因人選擇,堅持個體化給葯,例如,

紅霉素是老牌抗生素,價格很便宜,

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,

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

和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霉素。

 

 

誤區4:使用抗生素的種類越多,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


現在一般來說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。

因為聯合用藥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藥因素,

這樣不僅不能增加療效,反而降低療效,

而且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、或者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。

所以合并用藥的種類越多,

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.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。

 

 

誤區5:感冒就用抗生素


病毒或者細菌都可引起感冒。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,

細菌引起的感冒屬細菌性感冒。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。

 

 

誤區6:發燒就用抗生素


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發熱,

對病毒性感冒、麻疹、腮腺炎、傷風、

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。

咽喉炎、上呼吸道感染者多為病毒引起,抗生素無效。

 

 

誤區7:頻繁更換抗生素


抗生素的療效有一個周期問題,

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,

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。此外,

給葯途徑不當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的療效。

如果與這些因素有關,只要加以調整,療效就會提高。

 

 

誤區8:一旦有效就停葯


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個周期。用藥時間不足的話,

有可能根本見不到效果;即便見了效,

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夠必須的周期。

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葯的話,不但治不好病,

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。

制止濫用藥物,防範法規需升級防範濫用法規需“升級”

 

 

 


應該說,

我國目前的藥品及食品管理法規中

對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是有相關規定的,

但這些規定主要限於衛生部門的內部規章

及醫院管理中抗菌類藥物使用的操作流程,

法律效力等級較低,法律強制力及處罰力度也相對疲軟。

因此,在法律層面應該出台更為嚴厲的重典,加強臨床使用的監管.

 

患者只有在醫院,經過細菌藥物敏感性試驗後,

具有嚴重的感染癥狀且醫師認為必須使用,

才能由醫師開具處方使用抗生素。此外,還必須經過醫護人員認可,

並由藥房最終審定,強調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性、

針對性及方案性,使用程序審定非常嚴格。

另外,患者在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,

制度上應該不允許執業醫師直接運用最高端的抗生素類藥物

(例如第四代頭孢),而是首先使用毒副作用較低的低端抗生素類藥物。

最後我們還要忠告您:健康是您生命的載體,

船要漏了還怎麼去遠行?遠離藥物傷害,

重視營養保健,增強自身免疫,做好預防工作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~共享非凡自由~ 的頭像
    ~共享非凡自由~

    婕斯-eps團隊

    ~共享非凡自由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